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1.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
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加强课堂常规的落实,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学生实际的体育水平。
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安排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安排3课时,高中每周安排2课时。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减少或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时间,小学一至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每周不得少于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不得少于3课时,高中阶段学校不得少于2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各校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深入开展学校“一校一品”及体育特色活动,加大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力度,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分别在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和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召开了体育大课间观摩会。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校领导和班主任教师全员参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2小时户外活动。
(2)每年组织区级阳光体育活动、竞赛情况;
广泛开展足球、 篮球、啦啦操等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组织中原区青少年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共23支队伍进行39场比赛;组织中原区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4月8日—19日在7所赛点学校进行171场比赛。组织中原区操舞类锦标赛,共54支队伍进行7个项目的展示。11月14日,在郑州市中原区锦江中学举行2024年中原区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全区的47所中小学940名小选手参加比赛。
(3)参加国家、市级阳光体育活动、竞赛情况
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的足球大课间获得河南省第七届“最美大课间”一等奖;2所学校获郑州市第七届“最美大课间”(足球大课间)评选中一等奖、3所学校获得二等奖。
通过区级竞赛遴选优秀队伍,组队参加郑州市2023—2024学年郑州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取得1个年度冠军,1个年度亚军、1个年度季军和年度第四名的好成绩;组队参加2024年郑州市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在市内9区21支队伍中获得女篮第四名、男篮第五名的好成绩;组队参加郑州市中小学生操舞类锦标赛,共获得6个特等奖、25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鼓励学校积极组队参加上级各类体育竞赛,共获得国家、省市奖项274个。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137个、市级117个。
(4)学校“一校一品”及区级特色活动情况
深入开展学校“一校一品”及体育特色活动,加大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力度,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分别在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和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召开了体育大课间观摩会。共有11所中小学18个项目被命名为郑州市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2所学校被命名为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辖区内各学段、分性别综合评价情况;
(2)辖区内各学段、分性别单项目指标情况;
4.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近两年中原区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各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学生数量配足配齐体育老师,学校采用校聘等方式招聘兼职体育老师,多渠道多方面配备体育老师,以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需求。
5.教学条件保障情况、场馆设施等情况。
建有200米及以下田径场小学46块、中学13块;建有300米田径场小学4块、中学7块;建有300-400米田径场场小学3块、中学1块;400米田径中学1块。足球场小学40块、中学19块;篮球场小学98块、中学71块;排球场小学15块、中学26块。各学校参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要求,各学校均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同时不断改扩建运动场地,充分保障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
6.经费投入情况。
加大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经费,对学校运动场进行升级改造,逐步改扩建学校运动场地。及时补充学校体育器材,满足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需要。注重体育教师素养提升,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交流、观摩学习等形式,对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教师的职业成长进行培训。
(二)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
1.校园足球师资数量(专、兼职)。
共有足球教练员86名。
2.开展校园足球比赛场次、队数、人/次数(区级、校级、班级联赛)。
开展校园足球比赛688场次、参加队数677支、参加人数6612人。中原区“区长杯”足球联赛参加27支队伍、人数609人,进行93场比赛。
3.校园足球场地情况(新建、改扩建)。
新建改扩建足球场2个
4.参加师资培训情况。
10月在中原区郑上路小学进行青少年校园足球裁判员专项技能培训,持续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5.经费投入情况。
加大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经费,对学校运动场进行升级改造,逐步改扩建学校运动场地。及时补充学校体育器材,满足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需要。积极筹措经费为足球特色学校购置器材。在各校的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要求足球特色学校为学生统一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确保区属各个学校开展足球运动和足球比赛的开展无后顾之忧。
6.足球特色校建设及发展情况(校园足球试点区、“满天星”训练营要突出开展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足球特色学校27所,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11号)、《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制定《中原区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按照“抓普及、促提升、出亮点”的总体思路,发现培养特长突出的足球后备人才,形成校园足球区域特色,推动全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扎实开展,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身体素质。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和郑州市教育局安排部署,依据学校取得成绩、场地设施、师资配备等情况,择优选定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1所中学、中原区郑上路小学和中原区育才小学2所小学作为试点校,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
(三)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组织符合开放条件的试点学校,采取区教育局统一管理,学校自主开放的方式,实施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开放时间仅限寒暑假、节假日和双休日,同时要求到学校体育场地参加体育健身的居民须持社区证明到相应学校办理准入证件,凭该证件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