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我区不断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现将2019年度中小学生学校体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成立由区教体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划、管理和督导。定期组织召开各学校分管校长和相关教师参加的体育工作会议,对全区学校体育工作合理规划、统筹安排、落实职责、开展活动,形成了齐抓共管学校体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管理,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要求
(一)开好体育课程
全区100%的中小学都能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时,学校班级课程表规范、清晰。
(二)教师配备
近两年中原区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各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学生数量配足配齐体育老师,学校采用校聘等方式招聘兼职体育老师,多渠道多方面配备体育老师,以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需求。
(三)场地设施
参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要求,各学校配足配齐体育器材,不断改扩建运动场地,充分保障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
学校体育工作,紧紧抓住普及下工夫,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中小学生跳绳比赛、阳光大课间检查评比、青少年校园足球等一系列阳光体育活动。
(一)抓阳光体育活动普及
1.3月12日召开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体卫艺工作会,安排部署本学期的中小学生阳光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训练、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等工作。
2.5月份,进行中原区2019年阳光体育大课间、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检查评比活动。认真落实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工作,对学校大课间进行督查,确保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69中学、伏牛路小学、郑上路小学、秦岭路小学代表中原区参加郑州市郑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生体育节优秀体育大课间评选。
(二)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普及
1.足球大课间。为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区中小学大课间、保证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加强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和推进校内足球活动开展,3月22日下午,在郑上路小学举行中原区2019年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交流培训会暨中原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郑上现象”交流研讨会。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旭军、体卫艺科科长付凯波、副科长马骥,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体育教研组长、中原区19所足球特色学校主管副校长及主管足球工作的教练员参加。
2.足球课。扎实推进中原区校园足球的发展进程,指导本区19所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体育教师及教练员从行动上落实“上好每周一节足球课,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区教体局教学研究室组织发起,一场以校园足球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在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井然有序开展。
3.足球班级联赛。2019年6月2日,中原区2019年校园足球联赛在郑上路小学和特色实验小学落下帷幕。本次比赛自5月17日开始,历时半月,共进行比赛29轮86场,参赛人数440人。为保证本次比赛高质量,高效率的进行,比赛共分甲、乙两组,甲组8支队伍在郑上路小学和特色实验小学,乙组13支队伍在育才小学、华山路小学和建设路第三小学进行比赛。本次比赛为了达到锻炼队伍的目的,打破以往按年龄分组的竞赛规则,按参赛队整体实力进行分组,采用升降级制度进行比赛。此外,本次比赛改变了以往的竞赛办法,采用上半场40分钟主力阵容比赛,下半场20分钟替补上场比赛的方式,保证每个孩子都有上场的机会,都能感受足球比赛的乐趣。本次比赛赛制的改革得到了教练及家长的一致认可,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足球竞赛中,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体现了校园足球“育人为本,普及为重”的指导思想。
4.足球竞赛成绩优异。中原特色实验小学代表郑州市参加“省长杯”比赛获得冠军。协助市校足办举办了郑州市“市长杯”、“冠军杯”足球赛,我区参赛球队26支,各组别共获得“市长杯”足球赛冠军6个,亚军2个,季军3个,第四名4个。
5.成立“满天星”训练营。通过选拔,测试,成立了中原区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
6.校园足球成绩喜人。中原区教体局获:2018年度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先进单位。工人路小学、方圆经纬幼儿园、汝河二幼等五个单位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园)学校。
(三)各项体育竞赛助推学校体育发展
1.5月9日至10日,中原区2019年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在郑州市第73中学举行。中原区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共设18个大项目,52个小项目,来自全区50多所中小学的5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运动会。
2.5月14日中原区中学生篮球联赛在郑州市第三十六中拉开帷幕。局属6所中学参加了此次比赛,本次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循环,第二阶段为决赛,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最终73中夺得本次篮球联赛的冠军,69中、70中分获二三名。
3.以郑州市第七届体育节为契机在全区选拔优秀代表队参加郑州市第七届体育节的田径、篮球、乒乓球、足球、排球、啦啦操等项目。以赛促训提高我区体育竞技水平。
4.2019中原区校园篮球联赛教练员联席会在伏牛召开,确定赛制首先与郑州市校园篮球联赛接轨,共设U12男、女和新设立U10、U8在内4个组别,36支队伍参赛,举行100多场比赛,领先其他县区第一个完善了各年龄赛段,参赛规模创造了中原区校园篮球发展新高度。
5.2019年11月8日郑州市中原区中小学跳绳比赛正式开赛,此次比赛由体卫科组织,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小学承办,比赛共设4个比赛项目,中原区近40所小学,400多名运动员参赛。
四、特色体育活动不断深入
1.5月份组织了中原区小学毕业生升初中体育后备生的测试、认定及招生工作。
2.6月份,开展了中原区2019年体育艺术优秀社团评选工作,不断推进中原区体育特色和体育社团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体育教师培训不断加强
10月16日至18日对我区70余名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师专项技能培训,对青少年校园篮球的开展、篮球裁判和新上岗体育教师的职业成长进行培训,提高我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六、数据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1.9月至11月份,中原区中小学进行了2019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各学校通过秋季达标运动会等形式保证测试的规范性和全员参与。并在11月20日前完成了数据上报,上报率达到100%。测试样本总数74085,优秀率4.86%、良好率27.45%、合格率61.19%、不及格率6.5%、优良率32.3%。
2.11月中旬,对全区各中小学进行学校体育评估及年度报表的汇总。对全区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数据汇总。汝河新区小学、淮河路小学、66中、70中代表中原区接受了郑州市学校体育评估及年度报表督导检查。
七、概况和存在问题
(一)我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结果
通过这次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我区有71.7%的学校达到优秀标准,28.3%的学校达到良好标准,71.7%的学校有加分项目。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学校没有专人管理体育器材。
2.部分学校体育场地不能满足学校的体育锻炼的需求。学校场地不达标。
2019年11月27日